我们和一点资讯合作,进行这次调查的时间是2018年的12月,上一届考研笔试的时候。
参与这次调查的同学里不少都参加了那场笔试,而且已经已经拿到了自己的初试成绩。
目前国内34所自主划线的重点高校已经陆续公布了各自的复试成绩线,很快国家线也将公布。
是准备复试,还是准备二战,或者转向寻求校招机会:可能这些当时填写过问卷的同学们也已经对将来有了自己的规划。
男生选择“有非常明确的考研意愿”,以及选择“基本没有考研意愿”的比例都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选择“仍在考虑”的比例则明显更高。
部分同学对待考研的态度可能有“扎堆”“从众”的心理存在,身边的同学都在复习准备考研,自己不参与可能就觉得心里不踏实,看着别人都这么努力总感觉自己好像堕落了一样,这样的同学里女生比例更大。
从调查结果能够准确的看出,同学们选择考研的目的还是颇为多元的,但有高达八成以上的同学表明了自己考研的最大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就业竞争力。
还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个人选择考研就是不甘心高考/保研的失利,想验证自己的实力,通过个人的努力再搏一搏命运。
2018下半年-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明显变冷,很多公司的招聘学历要求都有明显的加码,更多的公司停止了校招;
而稍微有点吸引力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则更是基本非研究生免谈,很多同学考研实际上就是被这样的就业形势逼来的。
无数过来人的经验都能证明:如果你是抱着“别人考,我也考,考上了最好,考不上拉倒”的心态踏上考研路;
即使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同学,考研目标学校是“双一流”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也几乎各占三分之一左右。
但随着近年来参与考研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双一流高校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申请制、保研等通道招收研究生,普通双非高校学生通过考研能够上名校的成功率越来越小。
同学们还要对考研抱一个更理性的心态,不要一心想着自我拼搏为梦想窒息,还要好好算算成功的几率和投入产出比。
几乎所有高校的老师都鼓动自己的学生报本校的研究生,但大家都想往上一阶层的外校努力。
一般来说,如果有同学问我考研失败是不是应该“二战”的问题,我都会劝TA们慎重做出这种决定,我本人不倾向于鼓励他们再考一次。
除非你是第一次考研本来应该十拿九稳,但因为生病/大姨妈/其他不可抗因素而意外失手的情况,否则我觉得考研复读基本是没有必要的。
不少同学选择二战的目的不仅是不甘心失败,也有部分逃避现实不想面对失败的赌徒心态在里面。
在大多数情况下,推迟进入职场一年你遭受的损失,是比第二次考研的收益要大的,早晚你都得进入社会,进入职场,早适应比晚适应要好得多。
不少普通本科院校自己本校的学生都不愿意报,但每年还是能招收数千名学生,其中相当大比例的实际上就是调剂来的。
在校内不能享受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奖助学金、住宿等待遇;担心毕业后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
实际上大家还是担心受到文凭歧视,毕竟没人愿意花了钱付出了时间精力,却拿到手一个注水了的文凭。
国家既然出台政策推广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就要正视广大学生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的顾虑,在文凭含金量上杜绝放水,否则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很可能会遭遇用脚投票。
2017年咱们进行考研话题的调查时,还有超过一半有考研意愿的同学认为,考研论坛是他们了解有关信息的主要渠道。
论坛的信息聚合形式,信息太繁杂缺乏结构,有用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分版上,进行整合非常困难。
想保持一个论坛的活跃度和基本秩序,论坛的管理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对于论坛的新人来说,获取这一些信息的门槛又很高。
最近这两年,论坛时代的最后阵地:留学、考研等考试类论坛的影响力也衰退地尤其明显,而部分考研相关微(gong)信(zhong)(hao)则代替了论坛的地位。
但大四或者已经毕业,经历过考研全过程的同学则大多明白,准备考研也不是跑马拉松,战线拖得太长并不一定是好事。
当然,某几所从大一开始全民备考,把考研当高考的“考研神校”例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想要在考研路上走到最后,一份详细准确而且得到切实执行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如果你是认真地想要考研,最好还是在一开始就拉一份进度精确到天的计划,磨刀不误砍柴工。
今年已经公布的重点高校复试线大部分都有明显的上涨,甚至有部分高校上涨了30分;
今年两会上,来自上海大学的政协委员郭长刚建议取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将招生考试的自主权下放给各高校,由高校自己决定选拨人才的标准和方式。
他的这个建议实际上并非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育从业者和研究者的看法。
过去十年以来最差的经济及就业状况造就了2018-19最热的考研季,研究生考试及招生的未来会不会还是今天这样,也存在一定的未知数。
今年年初,某考研英语名师涉嫌引诱女学员3P,还被网友揭出存在学历造假、抄袭等的证据,让不少同学好好得看清了”考研名师“这个群体的一些内幕。
大家不要迷信这些考研机构的宣传,更不要迷信跟着某个名师学就能怎样怎样,他们可以起的作用实际上也很有限。
考研实际上最考验的是你的自制能力,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走上这条道路的,不管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